下书网

名画之谜:希腊神话篇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下书网 > 历史军事 > 名画之谜:希腊神话篇

顾影自怜,化身为花

书籍名:《名画之谜:希腊神话篇》    作者:中野京子
推荐阅读:名画之谜:希腊神话篇txt下载 名画之谜:希腊神话篇笔趣阁 名画之谜:希腊神话篇顶点 名画之谜:希腊神话篇快眼 名画之谜:希腊神话篇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名画之谜:希腊神话篇》顾影自怜,化身为花,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卡拉瓦乔《水仙》

现代常被称为“自恋的时代”。

对于有些爱装腔作势的人,我们可能会奚落一句:“太自恋了吧!”不过与此不同,现代版自恋情结的概念大约可以分为两种。

第一种—在经济富裕的少子化[11]时代娇生惯养长大的年轻人仍然保持着幼儿时期的万能感[12],不懂得忍耐自制,错误地认为自己与众不同,是特别的存在,并因此给周围造成麻烦。

关于这一点,我觉得其实这与从古至今任何一代人都会对新时代发出“现在的年轻人啊!”这类的批判没什么差别。即便从年长者的角度来看,新一代是那么的不顺眼,但正因为年轻人拥有自负、自恋、不知天高地厚、缺乏忍耐力等等特点,所以才充满活力。如果哪个年轻人不是这样,反而应该担心他是否需要看医生了。

另一种自恋论是这样的—在极力宣传“个性至上论”的消费社会,人们被“必须拥有突出的‘个性’”这一强制观念胁迫,从而对不认可自己的他人及社会产生不满、愤怒的情绪。

这一点也许正是现代日本的病理所在。

在这个已经无须拼命奋斗就能轻易生存下去的时代,不分男女老幼,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利用空余时间去深入思考自身。他们永无止境地“寻找自我”,很容易与“过度注意自我”挂钩,因此,当证明自己优越性的证据不明确时,不安感开始累积,人们必须不断照镜子来确认自己的存在。不知道这究竟是痛苦,还是快乐呢……

作为心理学用语,自恋也分两种,即健康的自恋和病态的自恋。

前者是在幼儿阶段产生的强烈自爱感。这是为了保护尚且弱小的身心而存在的,对于人生来说是不可或缺的欲望(心理能量)。一般来说,这种能量随着成长会从自己转移到他人身上,一个人因此会开始去爱自己以外的人。

然而后者是过了幼儿时期仍然无法顺利将自爱感转移到外界,始终停留在小时候自我保护意识过剩的阶段。所以从他人的角度来看可能会觉得“如此一无是处的人居然这么自恋!”,但其实本人对此毫无意识(也不愿意识到)。

始终沉溺在自己的世界中,自然会与外界产生摩擦。根据弗洛伊德(Freud)的理论,夸大妄想、被害妄想、幻听、重度忧郁、感觉统合失调症等都是不健全的自恋造成的临床病症。而且,这些患者由于自恋意识过于顽固,所以难以对其进行精神分析,他们会无意识地抗拒治疗,令医生感觉非常棘手。任其发展下去,结局只有精神死亡或是肉体死亡。而自恋(narcissism)一词的语源古希腊的美少年纳喀索斯(Narcissus)也正是如此—

纳喀索斯是河神刻菲索斯(Cephissus)与水泽仙女利里俄珀(Liriope)所生的孩子。某一天,母亲来到底比斯的预言者忒瑞西阿斯(Tiresias)面前,请他预知自己的儿子是否能长寿。

故事讲到这里,我先跑一下题,来聊一聊这位忒瑞西阿斯的八卦。他明明作为一个彻头彻尾的男性出生(并非双性人),却在某一天突然完全变成了女性,以女人的身份生活了七年后,他又在一夜之间变回了男性(如果说从亚当身上取出肋骨创造夏娃是史上第一场外科手术的话,那么忒瑞西阿斯则是史上第一个变性人了)。

因为如此神奇、不可思议的经历,主神夫妻宙斯、赫拉将忒瑞西阿斯召唤到天界,问了他这样一个问题:“男人与女人,谁能在爱欲中获得更多的快乐?”忒瑞西阿斯对照自己的体验,立即回答道:“女性的快乐多过男性10倍!”

听到这个回答,赫拉勃然大怒。(为什么要生气?因为忒瑞西阿斯的回答与她的看法不同?因为赫拉是个很正经的人?还是因为宙斯听了这话后笑得很邪恶?难道赫拉性冷淡?或者是她想到丈夫的情人们会享受到无上的快乐而心生怨愤?)实话实说的忒瑞西阿斯不幸受到牵连,被夺取了视力,从此之后变成了盲人。而宙斯为了补偿忒瑞西阿斯,赐予了他预知未来的能力。

因此,忒瑞西阿斯的预言100%精准。他在国内逐渐获得好评,前来找他预卜未来的人络绎不绝。

好了,让我们回到纳喀索斯的故事。忒瑞西阿斯应仙女利里俄珀的请求,预知了她可爱儿子的未来。预言家如是说:“只要他不认识自己,就能长寿。”

这句充满禅意的预言真正被人理解是在十六年后。正处于少年成长为青年这一过渡期的纳喀索斯因为其出众的美貌和纤长的身材,令男人女人都对他趋之若鹜。然而纳喀索斯对任何人都不曾动心,甚至有人因为对他思恋过度而死。

森林的宁芙厄科(Echo)也是恋慕纳喀索斯的其中一人。虽然她想方设法地向对方传达自己的爱意,但悲哀的是,这从一开始就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这又与赫拉有关—女神非常讨厌厄科啰唆的毛病,于是惩罚她从此丧失自己的语言。自此之后,厄科只能重复他人话语的最后一部分。

纳喀索斯对这个整日像复读机一样重复自己话的小仙女感到厌烦,因而对她态度极为冷淡。终于厄科因为无法承受失恋和悲伤带来的重压,失去了肉身,只剩下一道声音存于世上。作为森林的精灵,她的声音在山谷不断回应外界的呼唤,这就是回音(Echo)。

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的复仇女神(对傲慢者予以惩罚)涅墨西斯(Nemesis)将无情的纳喀索斯引到了缪斯山谷的泉水边。少年丝毫不察自己正在一步一步接近忒瑞西阿斯的不祥预言,他随意来到泉边,弯下腰打算喝水。下一个瞬间,水中倒映出自己的模样。他看到水中的自己,不禁怔住了。

太美了!沉鱼落雁、闭月羞花!

纳喀索斯第一次感受到了爱情,感受到了熊熊燃起的爱火,也终于明白了自己迄今为止究竟在追寻什么。然而这却是汲取不尽的自怜自爱。看着水中的自己,纳喀索斯一刻也不觉得厌倦,他已经像上瘾一样沉醉在自己的倒影中。

他再也无法从那个地方挪开脚步。他忘了饮食,变得憔悴、消瘦、衰竭,不久就一命呜呼,变成了水仙花。水仙花总是俯首开在水边,这是因为即使变成了花,纳喀索斯也一日不忘地凝视着自己美丽的模样。

—在希腊神话中,变成花的大有人在。

在本书阿波罗一章的“恋人之死”中,曾经提到阿波罗的小男友雅辛托斯死后变成了风信子。维纳斯一章的“女人的第六感”中,不听维纳斯的劝告,一意孤行前去捕猎野猪,却反被猪拱死的阿多尼斯变成了银莲花。除此之外,仙女克吕提厄(Clytie)因为单恋阿波罗变成了向日葵,未能如愿获得阿喀琉斯武器而自杀身亡的阿贾克斯(Ajax)化身为康乃馨(一说是鸢尾),失去仙女斯美拉克斯的青睐因此失恋而死的克洛卡斯(Crocus)变成了番红花[13],而斯美拉克斯则变成了菝葜(一说栎树),等等。

不过,上文所述的这位纳喀索斯可能是“化身为花”俱乐部中最有名的一个了。

水仙(Narcissus)这个词包含着“催眠”、“麻痹”的意思(Narcolepsy=发作性睡病,这个词也来源于此)。这种植物的茎叶均含毒素,可以致人痉挛、身体麻痹。据说水仙强烈的香味会引人发疯,所以常被献祭给复仇女神。这些的确非常符合纳喀索斯神话的内容。

另外,泉水也属于无意识的领域,泉水能够映照出影像,相当于镜子。镜子自古以来就与死亡息息相关。古人认为镜子能够映出人的姿态,是因为自身的一部分已经离开躯体,进入镜中,这种认识引发了“灵魂会被夺走”的想法。除了镜子以外,肖像画和照相机也属于同一范畴。而“一旦遇到[14](另一个自己)就会死”这一都市传说也与上述内容同根同源。

纳喀索斯由于长时间凝视自己的镜像,最终灵魂脱壳而死。

卡拉瓦乔的这幅作品虽然简洁却富含独创性。纳喀索斯本人占据了画面的大部分空间,除了下方的镜像,其他神话画必需的象征物全部不见踪影。

从背景中无法看出这个故事发生在缪斯的山谷中,画中既没有仍然保持着人形的小仙女厄科,也看不见印证爱情存在的丘比特,甚至连最基本元素—水仙花都省略了。就像纳喀索斯只关注自己一样,画家也把视线的焦点集中到了纳喀索斯身上。

那么,这位低头凝视水面的少年,的确拥有一张不负盛名的脸吗?



米开朗基罗·德·卡拉瓦乔



《水仙》

1597~1599年左右,油画,116cm×98cm

巴贝里尼宫国家古代艺术画廊藏(意大利)



从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卡拉瓦乔笔下的这位“花美男”实在称不上倾国倾城。而水中的倒影也处理得相当朦胧,难以作为参考。不过他光滑的膝盖充分表现出少年的青春感和肉体美,从带斜条纹的裤子和背心背面的精致花纹也能看出,纳喀索斯平日里是多么热衷于打扮自己。也许在来到泉水之前,这位花美男就已经非常自恋了。

卡拉瓦乔笔下水中倒映的镜像与实像完全对称,这种不可能出现在现实中的绘画方法应该是为了构图而有意为之。实像中的双臂与水镜中的双臂形成了一个几乎完美的圆形。圆形被封闭,意味着纳喀索斯的生命中不需要他人,只凭自身就能获得充分的满足感、能够自我实现的完整体。这的确是非常巧妙的象征表现手法。

话说回来,在神话时代人们就已经掌握了这类心理疾病,那么就表示虽然文明、人种各不相同,但人类的生活、行为其实没有太大的变化。

即便在为了生存,日常的大部分时间都必须用于辛苦劳作的时代,仍然存在着过于关注自身的短命年轻人。当然这种人只占了很小一部分,不过正因如此,自恋而亡给人带来的异样冲击力远远超过了现代人的认知,所以才会被古人编入神话流传至今吧。

另外,沉醉于自身而化身为花的纳喀索斯并非少女而是少年这一点,也很具有现实性。因为这是不成熟的男性才会患的病症。

女性—无论是少女还是年迈的老妪—在自恋这一点上始终相当的粗线条,即使对镜中的自己无限钟爱,也绝对不会因此而死,反而会将自恋心理转化为活下去的动力……应该就是这么回事吧?

米开朗基罗·德·卡拉瓦乔(Michelangelo da Caravaggio,1571~1610)是17世纪风靡一时的巴洛克风格开创者。画中强烈的光影对比与排除理想化元素、专攻写实的画风,宛如他本人的人生写照。卡拉瓦乔虽然拥有优秀的绘画才能,但品行不端,最终犯下杀人罪,在逃亡途中因病而死。

[11] 少子化,出生率降低,儿童人数日渐减少的现象。—译者注

[12] 万能感,心理学用语,认为自己无所不能的心里状态。人在幼儿时期常有这样的感觉,但随着成长中遇到各种挫折,万能感会逐渐消失。—译者注

[13] 番红花,又称藏红花。—译者注

[14] 遇到,德语为doppelganger,意为“两人同行”,这里指隐藏在每个人心灵中另一个看不见的自我。—译者注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命运之画:是意外,还是宿命 塞利格曼自传 真实的幸福 认识自己,接纳自己 教出乐观的孩子 曲线的秘密 穷人的商机 穷忙族 清算美国 青梅煮酒论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