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网

名画之谜:历史故事篇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下书网 > 历史军事 > 名画之谜:历史故事篇

17 狂暴的选举

书籍名:《名画之谜:历史故事篇》    作者:中野京子
推荐阅读:名画之谜:历史故事篇txt下载 名画之谜:历史故事篇笔趣阁 名画之谜:历史故事篇顶点 名画之谜:历史故事篇快眼 名画之谜:历史故事篇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名画之谜:历史故事篇》17 狂暴的选举,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从现代美国总统大选的热烈氛围可以看出,“选举”其实是一项充满节日气氛的大型活动。每时每刻都在预测着胜负成败,候选人们为了主张各自的思想唇枪舌战,间谍战与相互揭短的宫斗戏码连番上演,背后还有庞大的金钱在滚滚流动。平日里那些骄傲不可一世的候选人们此刻却为了区区一张选票向默默无闻的平头老百姓卑躬屈膝。



只要看一看贺加斯的画,就能发现在很久很久以前的英国,选举的状况与今时今日似乎没什么区别。1754年,牛津郡的地方选举。两大政党围绕议席展开激烈冲突,这场战争虽然不见兵刃,却也让男人们的战火燃烧到天际!(当然那个时候女性是没有参政权的。)

那是华美的洛可可时代,其他国家仍然维持着绝对的王权统治。法国的路易十五、奥地利的玛利亚·特蕾莎女王、普鲁士的腓特烈大帝……这些君王都对王权神授说深信不疑,让一群连贵族都不是的不三不四之辈对江山社稷进行投票简直是天大的笑话,倒是英国人的脑袋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英国当然也是有国王的。当时是乔治二世(George II)统治时期,不过从上一代开始,国王就处于“在位却不执政”的状态,对国家大事毫无兴趣,只是挑选精明强干的首相,然后把所有的包袱丢给他就完事大吉了,有权就是这么任性。加之当时英国已经实行议院内阁制,通过选举就能产生议员。如此看来似乎与现代的体制一模一样?——其实不然。无论再怎么先进,数百年前的政治体制也不可能发展到现代的程度。首先女性自然没有任何权利,其次拥有参政权的全是贵族、大地主(绅士阶层)及富商等上流社会的男性。当时在英国国内,这一阶层大约只有16000余人。

而且所谓的两大政党事实上都是统治阶级的代言人。如果要说两者之间有什么不一样的话,那就是托利党拥护王权,其主要支持者是贵族及教会人士;而辉格党对王权持批判态度,偏向争取宗教宽容者及新兴中产阶级。现如今前者成为保守党,而后者更名为自由党,明确勾画出保守对革新的政治格局。顺便普及个小知识,前保守党党首撒切尔夫人经常穿着蓝色套装,蓝色正是保守党的代表色。

让我们把目光转回画作。这幅猥琐、杂乱却又充满魅力的作品是贺加斯的系列画《选举幽默》(Humours of an Election)四组图的第一幅。第二幅以收受贿赂为主题,题为“拉票”,第三幅是揭露了投票作假的《投票日》,而最后则是《当选者的胜利游行》。这组作品最初皆以油彩画成,然而身兼刻版师一职的贺加斯自然不会错过量产的好机会,他一如既往地将作品雕刻成版,大量印刷出来的版画也一如既往地畅销在英国各地。


威廉·贺加斯



《拉票》


1754~1755年,油画,101.5 cm×127 cm

约翰·索恩爵士博物馆藏(英国)


对于目不识丁的庶民而言,手中这幅版画就相当于现在的电视新闻直播。贺加斯本人又做主持又当嘉宾,把又好笑又可气的一幕幕选举闹剧活灵活现地展现在人们眼前。对普罗大众而言,即便没有投票权,只要关注、支持某一方就能结识意气相投的伙伴,而且看到平日里装腔作势的有钱老爷们此刻被一把撕下了妖怪画皮,那种畅快感简直无法言喻。要是错过了这场难得的娱乐盛宴岂不可惜?要知道选举可是人们口中“不流血的战争”呀。


威廉·贺加斯



《投票日》


1754~1755年,油画,101.5cm×127cm

约翰·索恩爵士博物馆藏(英国)


不流血?

如果你真觉得选举是一种安全祥和的活动那就太天真了。在1754年的选举中,牛津郡的地方选举以大规模流血事件问鼎当年的新闻榜首位。而这一年也因为死伤者众,成为有名的狂暴选举年(所以贺加斯才会利用这个题材作画)。

请各位注意画面右下角穿着栗色礼服的男子。这个在桌上摊开选举人名册、看似党派事务官的人此刻被反对派从窗外扔进来的砖块砸中了头部,双手大开着正向后倒去,假发也摇摇欲坠。从画面上来看,由于被击中的是头部的关键部位,这名男子想必伤势严重,搞不好会就此一命呜呼。而事实上,当时这一类的意外死亡(?)并不在少数。


威廉·贺加斯



《当选者的胜利游行》


1754~1755年,油画,101.5cm×127cm

约翰·索恩爵士博物馆藏(英国)


故事的舞台是一所并不气派的乡下酒店。候选人与相关人员在此宴请选民。有些人混迹其中怎么看也不像有投票权的,他们是不是跟着主人来蹭饭的呢?对主人来说,不用自掏腰包就请仆人们白吃白喝一顿,简直是打着灯笼没处找的好事。

从画面中的一些细节可以看出,出钱举办这场宴会的是辉格党——中央左侧的橙色旗帜上写着辉格党的口号“自由与忠诚”,画中数人的帽子及胸口处还佩戴着橙色绶带(徽章)。当时与现在一样用颜色来区分各个党派的支持者,橙色是辉格党的支持者,而蓝色则是托利党的支持者。画面左端的桌子上还叠放着一些橙色绶带,桌子下方则准备着数顶已经配好绶带的帽子。

另外,在中央上方,候选人们请来的乐队(看起来又廉价又无趣)正在演奏音乐。其中一人手里拿着风笛。众所周知,风笛是苏格兰人最喜爱的乐器,而苏格兰与辉格党的党名有所关联——“辉格”(Whig)一词来源于苏格兰语中的“策马者”。[顺带一提,托利党的“托利”(Tory)在爱尔兰语中是“无法无天之人”的意思。起这种名字也是醉了……]

再仔细观察一下就能发现那个拿风笛的人正在用手挠脖子,这出自当时苏格兰人在背地里被戏谑为“长疮疤的人”的典故。在此不得不佩服画家巧妙的细节处理,而这种光明正大地拿种族歧视的梗来搞笑大概就是贺加斯作品大受欢迎的原因之一吧。

从右下角交叠的空盘及桌上几乎没有餐具、所有人都酩酊大醉的状态来看,用餐早已结束了。刚刚摆上桌的酒质量一定有问题,你看此刻酒店的小伙计还趁人不注意,偷偷往酒里加料呢!

让我们来看一看画中上演的几组故事。

画面最左端,一名抹着洛可可式浓重腮红、长相俊美的年轻候选人将视线投向鉴赏者,也就是我们这边。“你们看,为了拉票我竟然要经受这样的考验!”他似乎如此哀叹着。这位年轻候选人必须经受的考验是与一名丑陋的老女人调情,她的丈夫拥有投票权。而让人感觉异常的是,这名丈夫居然牢牢按住妻子的头,一边把妻子的脸推向年轻人,一边打算用烟斗点燃他的假发。在老女人背后,一名少女悄悄靠近,企图偷走年轻人右手上的戒指。

画面中央下方的两名醉汉正在处理伤口。光头男子的头部有少许出血,他恐怕也与旁边那位被砖块击中、即将倒地的人物一样,被什么东西打中了脑袋。同伴为了帮他消毒,正向伤口倒着金酒。从衣着打扮及脚边的标语牌可以看出,他们两人属于劳动阶级。深色的标语牌上写着这样一行字:“还我们11天的工钱!”

这是两年前,也就是1752年,在日历变更引发的劳动者暴动中实际使用的标语。此次事件的起因是英国效仿天主教诸国,弃用旧历改用格里历(即公历,由16世纪末的罗马教皇格里高里十三世制定,英国会拖延许久才改用公历皆是因为国教会派为了面子一直坚决反对采用天主教的历法)。由于变更为新历必定会产生暂时性的日期错乱,因而政府在无奈之下只能宣布9月2日的次日就是9月14日。这样一来,在日历上就平白无故地少了11天。一些黑心企业家乘着这个机会借故扣除了工人11天的薪水。劳动者们不火才怪呢。

右侧的圆桌上,头戴长假发、拥有参政权的肥胖男子瘫软在椅子里。面前是一大堆牡蛎壳。他似乎是因为吃撑了感觉很不舒服。虽然贺加斯很少使用传统的象征物,但懂的人一眼就能看出,牡蛎代表着“情欲”。也就是说,这位大人接受的招待并非美食,而是更加香艳刺激的活动,而他由于年纪不饶人,此刻已然精疲力竭、不能动弹了。因此,在一旁治疗他的不是开消食药的内科医生,而是外科医生,也就是理发师正割开他的手臂放血。

放血在好几个世纪中都被视为万能的治疗方法。一旦生病血液就会腐败,只要放掉腐败的血,病就能痊愈——从王公贵族到普通百姓,由于全民都深深信奉(?)放血的力量,所以强烈要求放血的患者也为数不少。然而可怕的是,其中不少人非但没有治好病,反而因为失血过多患上了严重的贫血,甚至因此丢掉了性命。

好了,让我们把视线投向窗外。

在外面大道上行进的队伍是帽子上装饰着蓝色缎带的托利党支持者们。他们得知辉格党人在这家酒店内,不断朝里扔着砖块。然而屋里面的人也不是吃素的,有人正要丢出一张凳子,有人捧着尿壶向外泼尿。只能说大家彼此彼此。

托利党党员们举着代表犹太人的假人,假人的胸口缠着一条写有“拒绝犹太人”字样的布条。事实上,这就是本次选举的争论焦点。辉格党认为出生于其他国家、没有英国国籍的犹太人应该与英国出生、拥有国籍的犹太人享有同等的权利,但托利党强烈反对这一论调,并因此获得了大部分国民的支持。从沃波尔(Walpole)首相的时代开始,英国政坛一直是辉格党的天下,但此次却出现了政权交替的可能性。托利党打算乘胜追击,但辉格党也不能容许阵地失守,双方的交战逐渐进入白热化状态。

窗户旁边的墙壁上挂着奥兰治亲王威廉(也是英格兰国王威廉三世)的超级大幅肖像画。辉格党所谓的“自由与忠诚”的“忠诚”指的就是对这位威廉三世之后的非天主教系王位继承人的忠诚。不过这幅肖像画的脸部被彻底损毁,想来这一定是托利党人的大作,换句话说,这家酒店在早些时候也曾是托利党的宴请会场。

说不定此刻醉倒在屋子里的某些人刚刚还佩戴着托利党的蓝色绶带,喝着托利党人出钱买的酒呢!会接受两边招待的家伙就一定会主动要求招待。只要持续通过请客吃饭来拉票,选举的一方和候选的一方就会不断相互贬低,到最后只能一起堕落到再也爬不起来的程度。据史料记载,当时甚至还出现了兜售投票权的情况,而且市价还一路飙升。

如果是普通选举的话,一票的价值就没有这么大,此类事情也就可以避免了,然而选举存在的核心问题直到现代仍然存在。

话说回来,在牛津郡的这场战役中,到底谁才是最终的赢家?是辉格党还是托利党?

这个答案可以在组图的第四幅中找到。坐在华丽椅子中的当选者被佩戴蓝色绶带的男人们扛在肩上巡游在乡间小道上。是托利党的胜利!然而身处于选举之中就绝对不能放松警惕。此刻,橙色缎带的男子埋伏在石桥附近,双方已经开始厮打起来。辉格党人挥舞着长棍子打在其中一名扛椅子的人头上,由于遭到袭击的人的重心不稳,椅子在半空中也产生了大幅度倾斜,坐在上面的当选者跌落在地恐怕只是时间的问题。就像在嘲笑底下这些人的愚蠢行径一样,蓝天中一只鹅(不是鹰)一边飞一边“嘎嘎”叫着。

结果在这之后,辉格党以托利党在选举中弄虚作假为理由提出申诉,大部分席位被辉格党员占据的议会(理所当然地)认可了申诉内容,下达了投票无效的决议,原本已经当选的托利党候补转而落选(就像画中一样从议员的席位上跌落下来)。选举最后以辉格党的胜利告终。

选票的确是托利党花钱买来的,但是辉格党的做法也不光彩,而选民们的无耻堕落更加令人发指。贺加斯对这场闹剧中的所有人都毫不留情地予以讽刺,反而获得了大众的鼓掌喝彩。如此想来,大众这种城隍庙上看火烧的心态是不是更加凉薄、无情呢……



威廉·贺加斯(William Hogarth,1697~1764),在生前是一位超人气的版画家,然而当时却无人将他视为重要的画家(就像大众文学作家在纯文学的评论家那里不受待见一样),因此本系列画作的原版油画遭受冷遇,最终只以200英镑卖给了朋友。不过万幸的是,这些艺术精品最终成为真正的伯乐、建筑师约翰·索恩(John Soane)的藏品,现在与贺加斯最杰出的作品《浪子的历程》(A Rake's Progress)一起收藏在约翰·索恩爵士博物馆中。



1720~1780年大事记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名画之谜:希腊神话篇 命运之画:是意外,还是宿命 塞利格曼自传 真实的幸福 认识自己,接纳自己 教出乐观的孩子 曲线的秘密 穷人的商机 穷忙族 清算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