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网

名画之谜:穿越时空的对决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下书网 > 历史军事 > 名画之谜:穿越时空的对决

7 音乐人生

书籍名:《名画之谜:穿越时空的对决》    作者:中野京子
推荐阅读:名画之谜:穿越时空的对决txt下载 名画之谜:穿越时空的对决笔趣阁 名画之谜:穿越时空的对决顶点 名画之谜:穿越时空的对决快眼 名画之谜:穿越时空的对决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名画之谜:穿越时空的对决》7 音乐人生,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大明星vs无名氏

在录像和录音器材被发明之前,舞台演出无法被真实记录,我们只能从那个时代流传下来的文章和绘画中窥知一二,而实际究竟如何根本无从考证。不少乐曲和表演虽然流芳百世,但其中精湛的技艺业已随着表演者的死亡而烟消云散。

出云阿国[1]的舞蹈、莎士比亚亲自登台扮演《哈姆雷特》中的父王一角、风靡近代欧洲的阉伶法里内利[2]的神妙歌喉,以及帕格尼尼的小提琴演奏……

无法通过CD(激光唱片)去倾听帕格尼尼那出神入化,甚至被讹传为把灵魂卖给了恶魔才得来的超群绝技,实在是人生憾事啊。

1831年,当帕格尼尼宣布将举行首次巴黎公演时,整个法国的胃口都被吊了起来,因为他在那个时候就已经是个传说了。

出生于意大利港口城市热那亚的帕格尼尼年仅11岁就成为一名专业的演奏家,23岁时受卢卡和皮翁比诺公国[3]的埃莉萨·波拿巴女大公(Elisa Bonaparte,拿破仑的妹妹)之邀成为宫廷乐师,数年后恢复自由音乐家身份初登米兰斯卡拉歌剧院[4]的舞台,便立即引起轰动。帕格尼尼谱写并首演了杰作《第一小提琴协奏曲》,也出版了著名的《二十四首随想曲》,人气如飞船登月般一路飙升,甚至还得到了教皇利奥十二世(Papa Leone XII)授予的“黄金骑士”称号。称霸意大利后,46岁的帕格尼尼开始了欧洲巡演。

巡演的第一站是音乐之都维也纳,而后是德国和波兰。几乎当时所有的浪漫主义音乐家都曾亲临现场聆听帕格尼尼的演奏,舒伯特[5]、舒曼[6]、勃拉姆斯[7]、肖邦[8]、李斯特[9]、门德尔松[10]、拉赫玛尼诺夫[11]、柏辽兹[12]……这些留名史册的音乐大师被演出深深震撼,一切皆因帕格尼尼运用其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变幻自在的演奏技法演奏出了华丽绝伦的琴音。

帕格尼尼令人着迷的地方当然不仅限于技巧,其作品本身便具有极大魅力,甚至还成为其他音乐家的灵感之源,以帕格尼尼作品为蓝本的新曲层出不穷。勃拉姆斯创作的变奏曲、李斯特改编的钢琴曲以及拉赫玛尼诺夫的狂想曲都来源于帕格尼尼的乐曲。

而这位音乐鬼才的奇异容貌也广为人知。他颧骨高耸,身材极度消瘦,手脚和四肢长得诡异,而那细长的手指更是让人不禁联想起蜘蛛。拥有如此一副病态形容的老兄在万众瞩目下长发凌乱、眼闪异光,演奏出超越小提琴极限的乐曲——场面如此诡异,也难怪不知不觉之间,人们开始窃窃私语:那绝不是人类,而是魔鬼。不,那是个与魔鬼签订契约、卖掉了自己灵魂的家伙。演奏时,能从他背后看到魔鬼的影子……谣言发展到后来,居然出现了观众在胸口画十字企图驱魔的景象。

帕格尼尼本人似乎对这些流言蜚语一直抱着“挺好玩”的心态,因为他不仅是位修道士般执着追求最高峰的艺术家,更具备一名表演型艺人的素质。曾有一次,小提琴弦在演奏中接二连三地崩断,帕格尼尼仅靠剩余的最后一根琴弦完成精彩演奏,迎得了满堂喝彩。仔细想来,这样的事情似乎不像突发事件,而是事先计划好的特别演出。另外,帕格尼尼还会特意乘坐马车抄近道赶场,造成他从一个演奏会场瞬间移动到另一个演奏会场的假象,令众人大吃一惊。据说事情发展到后来,帕格尼尼甚至请政府帮忙出具自己的确是人类的书面证明。如此看来,帕格尼尼反倒高明地利用了负面舆论,主动强化自己作为“恶魔”的形象,完成了一次划时代的危机营销。不过话说回来,能够完美演绎公众所期待的角色、拥有强大气场、能令粉丝陷入狂热的人,大概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大明星吧。

有时被人视为可怕的魔鬼,有时被贬低为骗子或妖术师的时代宠儿帕格尼尼终于要在巴黎首演了!为了一睹传说中的神技,观众们蜂拥而至,瞬间就把歌剧院挤了个水泄不通,而喜爱音乐的德拉克洛瓦也身在其中。此时,32岁的德拉克洛瓦已经是一名作品入选官方沙龙、深受业界瞩目的新锐画家了。

这幅作品是画家回忆着当晚的演奏会绘制而成的。以戏剧性的构图及用色鲜明见长的德拉克洛瓦在本作中把焦点放在了人物身上,仿佛从黑暗中幽然浮现而出的帕格尼尼沉浸在自己的音乐世界中,这份专注正好与画面的集中性重合在一起。虽然画面尺幅较小,但天才小提琴家的存在感却呼之欲出,令人倾倒。

双腿呈弓形站立的帕格尼尼确实如传言一样异常消瘦。他过分细长的手及手指尤其显眼,令小提琴看起来都比平常小了一圈。根据后世的研究,帕格尼尼罹患马方综合征的可能性很高(他寿命不长,在57岁去世的前几年就已经卧床不起,无法继续演出和创作)。

马方综合征又称蜘蛛指征,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可能会造成骨骼异常、心血管畸形、大动脉瘤及眼球晶状体脱位等病症。从外貌特征来看,患者一般身材瘦长(上半身长于下半身、双臂平伸时总长超过身高)、关节伸长松弛、手腕及手指形状奇异(握住手腕时,大拇指会与小拇指重叠;握拳时如果将大拇指叠放在其他四指之下,大拇指会从小拇指一侧伸出来)。手腕与手指的长度自然为演奏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但亲眼看到帕格尼尼如行云流水般转动手腕、以令人眼花缭乱的速度舞动细长手指自在演奏的人,恐怕除了绝妙的琴音外,也感受到了与之相随的鬼气森森吧。


欧仁·德拉克洛瓦



《演奏小提琴的帕格尼尼》


1831年,油画,45cm×30.4cm

菲利普美术馆藏(美国)


不过,德拉克洛瓦的技艺高超,他笔下的帕格尼尼的表情与其说是恶魔附身,倒不如说是陶醉。画中的音乐家紧闭着凹陷的双眼和泛青的厚唇,仿佛正全心全意地倾听着琴弦震动的余韵,又像是细细品味着自己演奏的神秘音符。四下寂静无声,正如他的内心一样。我想,这大约才是帕格尼尼的本质吧。无论他的技巧和外貌是多么魔性和诡异,他的作品却纤细优美到了极致,充盈着浪漫主义的芳香。

同为创作者,德拉克洛瓦应该能够懂得那些隐藏在表象背后的真实。帕格尼尼那超乎寻常的手指技法是成年累月的思考、探索及疯狂练习得来的;运用身体来表现艺术的人正如字面意思一样,始终为了孕育新的美好而不断地奉献着自己的肉体和生命。另外,对于艺术家而言,在最完美的演出结束的那一刻,成就感和幸福感溢满全世界的感觉可能就像上瘾一样至死都戒不掉吧。

再来介绍另一幅画。从德拉克洛瓦和帕格尼尼的时代往前追溯约3个世纪,佛兰德斯[13]画家勃鲁盖尔描绘了这幅反映农民生活的民俗画,画面中充满了节日气息和欢快的跃动感。

右侧那对占比较大、夺人眼球的男女与左下角两名尺寸显然小一号的人物在比例上看起来颇不协调,但这并非因为画家的画技不好,只是单纯沿用了中世纪的绘画方法——将重点人物扩大,将非重点人物(或主角的陪衬人物)缩小。通过调整人物比例,让自己主观意识上认为的“重点”凸显在画面之中,这种绘画技法即便到了今时今日依旧充满魅力。而在这幅画中,突出关键性人物的手法显然让画面产生了更强的律动感。

画面中央的房子二楼悬挂着一面红色的行会[14]旗帜,右侧的树干上还张贴着圣母子像。我们可以据此推测,此时正在进行的可能是村中教堂的奠基仪式。其实不论要庆祝的内容是什么,节庆总是让人欢欣雀跃的。对于终日辛苦劳作的农民来说,这是摆脱枯燥的日常生活、享受愉悦一刻的难得机会。他们尽情跳舞、歌唱、大吃大喝,借此忘却现实生活的悲愁。

正如勃鲁盖尔的一贯风格,各种富有人文气息的故事也在画中悄悄上演:忘情跳舞的男子、拉着女子的手一边跳舞一边加入大部队的老人、教孩子跳舞的妇女、拿着素陶酒杯一口气喝光啤酒的醉汉、接吻的恋人、强行将女孩儿拉出家门的年轻人、趁着节庆前来捞一笔的乞丐和小丑……

节日自然少不了音乐。特意为今天的奠基仪式花钱请来的流浪乐师正吹着风笛为大家助兴。据说风笛早在暴君尼禄[15]的时代就诞生了,但我们无从考证当时风笛的外形和用途,只能请大家自由想象了。不过,到了16世纪,风笛确确实实成了下层民众的专属乐器,是乡村节庆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时的人将吹管插入山羊膀胱制成气囊,然后向里面吹气,用气囊一侧的其他管子(演奏管)来演奏。另外,气囊上方还插着两根发音管(自18世纪起增加到3根),乐音就从这里传出。这是一种相当耗费体力的乐器,所以演奏者基本都是男性,再加上调整音量也比较麻烦,大部分情况下只在野外使用。

虽然平时很少见到风笛的影子,但只要那悠扬的旋律一起,欢腾的节日气氛就扑面而来,令人不禁心跳加速、兴奋不已。而它演奏出的大音量乐曲搭配上农民们毫无优雅气质可言的凌乱舞步,简直是浑然天成。

可惜的是,当年人们仅以口口相传的形式记忆和传授风笛的乐曲,并未留下乐谱,事到如今也很难确认过去演奏的节拍。以那个时代为背景拍摄的电影《磨坊与十字架》[16]中虽然出现了农民随着风笛旋律起舞的场景,但我一直对电影中那单调的旋律及过于平缓的节奏持怀疑的态度。就像人不可能一直笔直向前走一样,音乐也不应该始终在同一个调上加速,旋律的快慢应当随着时代不断发生变化。至少在这幅画中,人们脚下狂野激烈的舞步绝不输给风笛的巨大乐音。



说完了乐器,让我们再来看看演奏者。

此刻他拼命鼓着腮帮子,脸上写满了“辛苦”二字。坐在他身旁的酒馆客人见此情形,举起了超大尺码的酒杯递到他面前:“辛苦了,辛苦了。来喝一杯歇一歇吧!”酒馆的餐桌上似乎琳琅满目地摆着不少东西,可细细看来其实只有啤酒、面包和盐而已。贫穷的乡下地方自然拿不出什么好东西招待来客,但这位无名氏音乐家却依然为了眼前这些陶醉于音乐、尽情欢舞的人竭尽全力地演奏着。所以说,观众的快乐才是表演者的快乐,这一真理亘古不变。



欧仁·德拉克洛瓦(Eugène Delacroix,1798-1863)是法国浪漫主义画派的代表画家,创作了《自由引导人民》(Liberty Leading the People)、《愤怒的美狄亚》(Medea about to Kill Her Children)等诸多名作。据说他的亲生父亲是拿破仑时代的著名谋士夏尔·莫里斯·德塔列朗(Charles Maurice de Talleyrand)。

彼得·勃鲁盖尔(Pieter Bruegel,1525-1569)常被冠以“农民画家”的头衔,但他本人并非农民。在那个时代,农民与画家这两种职业不能兼得(一来绘画用具极其昂贵,贫寒农夫根本负担不起,二来创作绘画的人必须具备相当的文化教养)。他的代表作有《雪中猎人》(The Hunters in the Snow)、《巴别塔》(The Tower of Babel)、《绞刑架上的喜鹊》(The Magpie on the Gallows)等。


[1] 出云阿国(Izumono Okuni),日本战国时代出云大社的巫女,被认为是歌舞伎的创始人。

[2] 法里内利(Farinelli),18世纪著名的意大利阉伶,曾出任西班牙宫廷的御用歌手,其歌唱技巧极其华丽,据说可连续唱高音一分钟不换气。

[3] 卢卡和皮翁比诺公国,1805-1809年短暂存在于现意大利托斯卡纳大区的国家,拿破仑一世将此公国赐予了自己的妹妹。

[4] 米兰斯卡拉歌剧院位于意大利米兰,1778年建成并启用,1943年遭空袭毁坏,1946年重建,被誉为世界上最完美的歌剧院。

[5] 舒伯特(Schubert),18-19世纪奥地利作曲家,早期浪漫主义音乐代表人物,代表作有《魔王》《鳟鱼》《圣母颂》等。

[6] 舒曼(Schumann),19世纪德国作曲家、音乐评论家,因听了帕格尼尼的演奏而放弃学习法律,投身音乐创作。

[7] 勃拉姆斯(Brahms),19世纪德国浪漫主义作曲家,维也纳的音乐领袖人物,舒曼的弟子。

[8] 肖邦(Chopin),19世纪波兰作曲家、钢琴家,被誉为“浪漫主义钢琴诗人”。

[9] 李斯特(Liszt),19世纪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对钢琴技巧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钢琴之王”。

[10] 门德尔松(Mendelssohn),19世纪德国作曲家,德国浪漫主义乐派大师,其作品以优雅、华丽著称。

[11] 拉赫玛尼诺夫(Rachmaninoff),19-20世纪俄裔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其创作深受柴可夫斯基影响,擅长壮阔的史诗风格。

[12] 柏辽兹(Berlioz),19世纪法国作曲家,法国浪漫主义乐派代表人物。

[13] 佛兰德斯,中古时期欧洲的一个封建诸侯国家,曾是法兰西王国的封邑,包括现今比利时、荷兰及法国的一部分。

[14] 行会,中世纪欧洲的同行业者为了促进行业发展联合组织的公会。

[15] 尼禄,公元1世纪罗马帝国第五代皇帝。

[16] 《磨坊与十字架》(The Mill and the Cross),莱彻·玛祖斯基(Lech Majewski)导演,2011年制作。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名画之谜:历史故事篇 名画之谜:希腊神话篇 命运之画:是意外,还是宿命 塞利格曼自传 真实的幸福 认识自己,接纳自己 教出乐观的孩子 曲线的秘密 穷人的商机 穷忙族